TERMBASES
心所具有的思考与辨别的能力。儒家认为“思”是人心所独有的重要功能。心能“思”,因此可以不像耳目之官一样被外物牵引或遮蔽。人只有通过心之“思”,才能发现内在于心的道德品性的根基,并由此通达于“天道”,从而…
诗歌表达作者内心的志向。“志”指诗歌作品中所表达的作者的内心志向、思想,兼及情感因素。“诗言志”最先见于儒家经典《尚书·尧典》,是中国诗论的“开山纲领”(朱自清语),经过历代诗论家的演绎,其蕴涵不断得以…
诗歌缘于诗人内心的情感。西晋陆机(261—303)《文赋》提出,诗人情动于心,而后才有诗歌创作。“诗缘情”说与“诗言志”说互为补充,强调文学的抒情性与审美特征,表现出魏晋时代文学观念的变迁。因此,“诗缘情”也…
快乐而不放纵,悲哀而不伤身。原是孔子(前551—前479)对于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中有关青年男女爱情描写的评语,后世儒家将其作为倡导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中正平和、情理谐和之美的基本规范与评价标准。这一术语与儒家…
汉代学者从治理国家与社会教化角度总结《诗经》所具有的六方面意义:“风”是用来阐发圣贤思想对民风的教化作用,“赋”是直陈时政善恶,“比”是以类比方式委婉批评时政的不足,“兴”是借助其他美好事物来鼓励善行,…
《诗经》中依体裁与音乐对诗歌所分出的类型。“风(国风)”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,大部分是民歌;“雅”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,分为“大雅”与“小雅”,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;“颂”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,…
《诗经》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。“赋”是铺陈事物直接叙述;“比”是类比;“兴”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词,有两层含义,一是即兴感发,二是在感发时借客观景物婉转地表达出某种思想感情。“赋比兴”为汉代儒家所总结和…
孔子(前551—前479)所提出的《诗经》的四种主要功能,实际也是对文学基本功能与价值的高度概括。“兴”是指通过作品的欣赏引发联想,激发欣赏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与志趣提升;“观”是通过作品认识自然与社会人生的…
指儒家经典《诗经》所具有的温和宽厚的精神及教化作用。秦汉时期的儒学认为,《诗经》虽然有讽刺、劝谏的内容,但是重在疏导,不直言斥责,大多数诗篇情理中和,在潜移默化中使读者受到感化、养成敦实忠厚的德性,从而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