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经过多次思考以后再去施行(“三”原指三次,但在古书中又常表示“多”)。是一种过于谨慎的处事态度。适度的思考是正当言行的前提,但如果思虑过于谨慎,则容易心生顾虑、犹豫,使对私利的关切影响对道义的遵守。《论语》记述鲁大夫季文子“三思而后行”,孔子 (前551 — 前479)认为,季文子思考两次即可,不必三思。后人在使用“三思而行”一词时,或淡化其过度谨慎之义,仅用以劝诫谨慎行事,强调在言语行事之前应周详地思考,从而做出符合日用伦常之道的选择。
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,曰:“再,斯可矣。”
(季文子三思之后才去行事。孔子听闻后说:“思考两次就可以了。”)